您的位置:首页 > 国内 > 正文

烘焙食品SWOT分析:信息化提升行业运营水平

来源:中研网     时间:2023-06-15 10:11:53

烘焙食品SWOT分析

(一)烘焙行业优势分析

1、良好的产业政策和政府支持。烘焙连锁行业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,农业增效,农民增收,同时亦可有效吸收社会剩余劳动力,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展,是国家扶持的重点行业。为推动行业发展,国家出台了多项产业政策和行业法规,规范了市场环境,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。


(资料图)

2、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展。根据国家统计局《2010年统计年鉴》统计数据,国内平均每人每年糕点消耗量约为5.09公斤。而根据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,与内地饮食习惯相近的韩国、香港等地区,平均每人每年仅面包消费量就已达8公斤。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居民饮食习惯的逐步西化,国内烘焙连锁行业市场消费潜力巨大。

(二)烘焙行业劣势分析

烘焙行业发展至今的特征

1、从一二线到三四线

中国的烘焙食品从一、二线城市居民逐渐向三、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市场渗透,受西方文化影响,面包、蛋糕,饼干等烘焙食品逐渐成为我国居民的早餐主食。而从年龄层来看,烘焙食品的消费群体逐渐扩大,从小孩到老年人都有覆盖。

2、区域化明显

尽管烘焙行业迸发出了勃勃生机,巨大市场蛋糕吸引了众多的蚕食者,但目前仍多局限于区域市场,真正实现品牌化连锁的本土烘焙企业屈指可数。比如,好利来和克里斯汀的年销售额虽然在20亿元左右,但好利来在南方市场缺失,克里斯汀则在北方也难寻踪迹。烘焙行业到目前为止,并没有出现在全国市场占有绝对优势的领军品牌。

3、品牌杂乱

市场鱼龙混杂,充斥着众多小品牌。一个普通的县级城市甚至都有两三个牌子,一个地级市经一轮又一轮的洗牌,依然存在七八个品牌的现象,竞争是永久的,只不过,当今烘焙业经营模式粗放,成熟度不高。

4、低层次竞争

因为市场被众多中品牌瓜分,不同层次品牌在分割不同的市场。所以,品牌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产品竞争、渠道竞争、价格竞争等层面,真正靠品牌拉动销售的很少,致使烘焙市场还停留在一个初级、低层次竞争时代。此外,与烘焙业的繁荣景象相比,国内烘焙业的滞后营销模式制约了烘焙业向更高层面的发展。千篇一律的产品销售,雷同的营销模式,低层次的价格竞争,落后的技术……成为国内烘焙业发展的瓶颈。

5、同质化严重

当下国内烘焙产品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,产品同化到营销同质化,管理同质化到战略同质化,局部的差异化无法使企业走出同质化的怪圈。当下,国内烘焙业从经营到品牌化进程当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众多。

(三)烘焙行业机会分析

1、信息物流技术的提高降低了烘焙连锁企业的运营成本。信息物流技术是支撑烘焙连锁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。近年,我国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交通运输的速度和效率,缩短了物流时间,有效降低烘焙连锁企业的运营成本,为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。此外,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,信息物流技术不断推陈出新,烘焙连锁企业的运营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。

2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为烘焙行业发展提供动力。2015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,比2014年名义增长8.9%,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.4%。按常住地分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,比2014年增长8.2%,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.6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,比2014年增长8.9%,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.5%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.73,比2014年缩小0.02。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9281元,比2014年名义增长9.7%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,使得消费者有更多的资金消费在烘焙产品上。

(四)烘焙行业威胁分析

1、食品安全隐患。食品工业是涉及到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行业,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,整个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。国家也相继制定了《食品安全法》等众多相关法律法规以加强对食品行业质量安全问题的监督和管理,确保食品行业有序发展。随着国家规范烘焙食品行业的相关政策进入大范围执行阶段,食品安全受到法规和市场的多重检验,行业的经营门槛随之大幅度提高,对于一些未能达到QS认证标准的小型企业,产品的销售流通受到强制性限制,而新进入者需面对越来越高的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,部分投资者将因经验不足而无法在该行业立足。

“苏丹红”、“三聚氰胺”、“黄曲霉素”等食品安全事件沉重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,食品安全问题受到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关注。若因个别企业的不规范行为引发烘焙连锁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,将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。

2、劳力成本飙升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劳动力成本将不断上升,使得烘焙行业的运营成本增加。

《2023-2028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》由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撰写,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、发展现状、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,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、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、行业的发展建议、行业竞争力,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。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,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