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 时间:2023-06-06 14:46:17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“芒种”时节,天津市津南区小站稻秧苗的补种工作也正在进行,目之所及,田野里一片农忙景象。小站稻是我国第一个粮食作物地理标志证明商标。芬芳四溢的大米在盐碱地上怎样播种,如何长成?跟随记者一起来看!
小站曾经是海河的入海口,属于滨海盐碱湿地。小站的先人们,引来南运河水洗去土壤中的盐碱物质,在稻田中淤下的红泥,又成了上好的有机肥料,构成了独特的优质稻生长条件。
小站稻种植的种子历时六年选育而成,既有较强的抗盐碱性,还保留了浓郁的稻香口感。优质饱满的种子,放在由作物桔梗发酵而成的育秧基质中生长,只需要30天,就能发育成秧苗。而这种特殊的育秧基质,不仅实现了作物桔梗的二次利用,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,有效减少表土流失。
插秧也是一项技术活。每列秧苗要间隔30厘米,每次插入4到5株秧苗,插进3厘米深,完成一个点位后退步17厘米再插新点位。这样的种植密度,能够让秧苗互不影响,共同享受光照和水肥的滋养。
芒种时节种下秧苗,大约170天后,晶莹剔透、黏香适口的小站稻就会长成收获,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。
(总台记者 张智 刘功河)
天天实时:尤文公布意甲收官战大名单:迪马利亚领衔,博格巴,DV9缺席
世界快讯:首款接入ChatGPT手机将至!曝传音开始内测AI语音助手